心蕊直播

学生天地
您所在位置: 心蕊直播 >> 正文

心蕊直播 :乡村推普筑桥梁,青年赋能润山乡

作者: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15:59

图为出发前团队成员合影

7月2日,心蕊直播 “推普助梦 语润略阳”社会实践队在院党委副书记贺颖和辅导员赵婧舒的带领下,抵达国家级重点帮扶县——陕西省略阳县开展为期7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与当地团委对接与略阳县直播助农产业基地

实践队首先来到略阳县农特产展销中心。当时秦岭暴雨,商户龚大姐正为乌鸡等农副产品销路发愁,“好东西出不去!外地人不懂咱们产品的好!”队员们发现,农户能用方言生动描述特产,却难以用普通话精准表达,这成了当地特产推广的一大阻碍。在播音主持同学的帮助下龚大姐也学会了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词组来介绍产品。


图为与当地社区与村干部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

次日,团队来到接官亭社区,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入户调研并推广普通话。社区里,方言带来的交流问题随处可见: “要水赶(管)不?”社区五金店老板抄起铁管脱口而出。75岁的张奶奶更着急——孙子教视频通话,她总把“验证码”说成“验正码”,卖面阿姨吆喝“新宣(鲜)的面嘞!”,高二女生读绕口令时“n/l”音分不清。队员们针对这些情况,现场进行了发音指导,详细的对村民们的普通话发音等等需求进行了矫正与帮助,并且对多户村民进行了普通话调研与推广,取得了很大进展。


图为入村入户发放调查报告表进行调研

在白雀寺村,推广普通话的关键落在了孩子身上。10岁的李文杰举着拼音卡,教祖母“‘辣’读là不读lǎ”。但更多老人像52岁务农大叔般拒绝:“土埋半截了,学这干啥?”儿童成为破局关键,在公益课堂上,队员教小朋友们唱儿歌,学绕口令,团队开设公益课堂,教小朋友唱儿歌、学绕口令,像“山上三棵树”能矫正平翘舌,结合李白等诗人曾经在略阳的历史故事来开展诗词朗诵,还用绕口令板帮他们攻克“n/l”混淆的问题。课后,孩子们都承诺会把学到的分享给同学。


图为队员们在村广场对高爷爷进行普通话调研

之后几天,实践队在徐家坪镇明水坝村,看到了方言区里的新变化。74岁的高爷爷把“高考结束”说成“考毕了”,但因牵挂在外求学的孙子,主动说“愿意学普通话”。42岁的返乡务工大姐分享道,自己在外地十年,不会普通话连工单都看不懂,还常帮邻居翻译快递地址,因为村民说不清“巷”“院”的普通话发音。队员们还发现,甘肃磨面商贩与村民交流无障碍,这也印证了陕甘方言的相似性,为区域推普提供了依据。


图为队员们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研

实践队离开时,返乡创业者徐先生正在录制推广视频。而三年前,当地农户还会因把“杜仲(zhòng)”读成“杜仲(zòng)”而羞于开口。如今的大家也都在积极的对外交流,也希望普通话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座连接的桥梁,让略阳走出陕西,走向中国。


图为入村开展活动时教小朋友唱普通话儿歌

这七天的推普路,让大家看到了略阳方言区的真实情况。如今,普通话已不只是交流工具,更成了助力发展的支点,正如我们来此地推普的目的便是让乡音承载文化,让标准话联通世界。这座由声母韵母架起的桥梁,正带着略阳人民走出秦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上一条:青春正当时,军训展风采 —— 25级欧宝军训纪实 下一条:以信为帆,逐梦考场

心蕊直播-心蕊直播app 版权所有